1.患者女性,18岁,左脚趾甲沟炎并发甲下脓肿,疼痛重,压痛明显。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理疗
B.热敷
C.抗生素
D.拔除指甲
E.在甲沟处切开引流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治疗原则。甲床下积脓者,应拔甲,勿损伤甲床,以免日后新生指甲发生畸形。
2.痈与疖的临床表现最主要区别是
A.疼痛剧烈
B.炎症区出现多个“脓头”
C.有脓液流出
D.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E.局部炎症反应明显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考察疖和痈的临床表现。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散至皮下周围组织。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界限不清,表面有几个凸出点或脓点。
3.下列外科感染中,应行接触隔离的是
A.疖
B.痈
C.丹毒
D.急性蜂窝织炎
E.急性淋巴管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考察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治疗原则。丹毒有接触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4.需及早做切开引流术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是
A.化脓性指头炎
B.背部急性蜂窝织炎
C.转移性脓肿
D.痈
E.疖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考察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化脓性指头炎病人局部压力过高会引起血液循环受阻,导致末节指骨缺血坏死,因此应该及早切开减压。一般在有搏动性跳痛时切开。
5.患者男性,25岁,右小腿开放性骨折伴急性蜂窝组织炎入院,行抗炎、对症治疗。细菌培养为厌氧菌引起,为其处理伤口时应该选用下列哪种溶液
A.碘伏
B.9%生理盐水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E.过氧化氢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考察急性蜂窝织炎的治疗原则。对厌氧菌感染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和湿敷。
6.患者男性,20岁,手掌刺伤伴感染,现右臂肿胀、疼痛,前臂出现一条“红线”提示患有
A.丹毒
B.浅层淋巴结炎
C.浅层淋巴管炎
D.浅静脉炎
E.急性蜂窝织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考察急性淋巴管炎的临床表现。提示患有浅层淋巴管炎。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
7.患者女性,20岁,患急性蜂窝组织炎入院,行抗炎、对症治疗。下列哪一部位需尽早切开减压
A.口底、颌下
B.手部
C.大腿内侧
D.下腹部
E.背部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考察急性蜂窝织炎的治疗原则。口底、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张力特别高,易发生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故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窒息死亡。
8.患者,男性,30岁。鼻部疖挤压后,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眼部周围组织红肿。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大肠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变形杆菌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考察疖的临床表现和病因。患者是疖挤压后出现了海绵状静脉窦炎,疖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患者,女性,25岁。右足癣并感染1周,2天前开始出现右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9.首选抗生素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环丙沙星
D.甲硝唑
E.庆大霉素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考察丹毒的治疗原则。丹毒主要致病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首选抗生素是青霉素。
患者,女性,25岁。右足癣并感染1周,2天前开始出现右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0.该病致病菌是
A.嗜血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考察丹毒的病因。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致病菌主要是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患者,女性,25岁。右足癣并感染1周,2天前开始出现右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1.该病诊断为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丹毒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为丹毒。足癣之后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是丹毒的典型表现。
患者男性,56岁。右手食指末节刺伤后感染出现剧痛,下垂时加重,患指肿胀、发红,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12.目前应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痈
B.疖
C.脓性指头炎
D.急性淋巴管炎
E.急性淋巴结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考察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发生了脓性指头炎。此病初起指尖有针刺样疼痛,以后指头肿胀、发红、疼痛剧烈。因局部张力较高,当指动脉受压,疼痛转为搏动样跳痛,多伴有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全身症状。
患者男性,56岁。右手食指末节刺伤后感染出现剧痛,下垂时加重,患指肿胀、发红,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13.手术切开的时机是
A.指头红肿明显
B.出现跳痛
C.疼痛减轻
D.出现波动
E.X线片示指骨坏死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考察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治疗原则。脓性指头炎时当指动脉受压,疼痛转为搏动样跳痛,多伴有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全身症状。若感染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坏死,神经末梢因受压和营养障碍而麻痹,指头疼痛反而减轻。所以,一旦出现指头跳痛、明显肿胀,应及时切开减压引流。
14.男,32岁,两天来发热,腹泻,大便黄色水样,少许黏液,每天10多次,伴轻度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体:T39℃,Bp90/60mmHg,轻度脱水。血WBC16.2×/L。便常规:黄色黏液便。镜检:RBC2~4个/高倍视野,WBC20~25个/高倍视野。护士应考虑哪项诊断给予分诊
A.急性肠炎
B.溃疡性结肠炎
C.食物中毒
D.细菌性痢疾
E.阿米巴痢疾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该患者最可能是菌痢。
15.患儿,女,3岁5个月。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护士评估其体温39.1℃,提出“体温过高”的护理诊断,其相关因素为
A.与腹泻有关
B.与休克有关
C.与病毒血症有关
D.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E.与败血症有关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细菌性痢疾病因及发病机制。菌痢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16.患儿男性,4岁,因突然高热,惊厥入院,粪便检查肉眼为黏液脓血便,疑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请问引起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
A.志贺菌属
B.大肠杆菌
C.腮腺炎病毒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支原体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考察细菌性痢疾病因及发病机制。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为痢疾杆菌,志贺菌属。
17.某患儿疑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表现全身症状重,肠道反应轻,诊断困难,请问确诊该病最直接的证据为
A.黏液脓血便
B.有相关接触史
C.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D.大便标本培养出痢疾杆菌
E.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细菌性痢疾辅助检查。请记忆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菌痢最直接的证据。
18.患儿,男,7岁。8月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就诊。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便常规有脓细胞。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B.水痘并发脑炎
C.腮腺炎脑炎
D.麻疹脑炎
E.高热惊厥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考察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该患儿突然高热、且有休克,便常规有脓细胞,最可能诊断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请记忆菌痢的临床表现。
19.患儿,3岁,以突然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怀疑为中毒型痢疾。为早日检出痢疾杆菌,护士留取大便正确的做法是
A.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B.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C.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D.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考察细菌性痢疾辅助检查。请记忆送检大便标本应做到尽早、新鲜,选取黏液脓血部分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
20.患者男性,30岁,细菌性痢疾急诊入院,请问该病人的主要传染源是
A.牛
B.猪
C.羊
D.家鼠
E.病人、带菌者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考察细菌性痢疾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病人和带菌者是该病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21.患者男性,高热,体温40℃,数小时后腹泻明显,临床疑为细菌性痢疾收入院,请问该疾病的流行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冬春季
D.夏秋季
E.全年高发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细菌性痢疾病因及流行病学。请记忆细菌性痢疾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多见。
22.患者男性,40岁,高热腹泻急诊入院检查,如患者确诊为菌痢,其确诊的主要依据
A.周围血白细胞增加
B.大便培养阳性
C.血培养阳性
D.血沉增快
E.骨髓培养阳性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考察细菌性痢疾辅助检查。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最直接的证据。
23.患者,男性,5岁,高热3小时、反复抽搐,意识不清,急查白细胞15×/L,肛拭子取粪便见脓细胞7个/高倍视野,红细胞15个/高倍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高热惊厥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中毒性痢疾
E.败血症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该患者高热、抽搐,意识不清,细菌感染,便常规见脓细胞,红细胞,最可能诊断是中毒型痢疾。
患儿,男,12岁。随家人赴三亚旅游,于中午突然发热,晚餐前体温达39.5℃,大便2次,呈黏液脓血便,来医院急诊。护理体检:T39.5℃,BP75/58mmHg,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神志模糊。血常规:白细胞19×/L,中性粒细胞83%,淋巴细胞17%。粪便检查有脓细胞。
24.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化脓性阑尾炎
C.中毒性菌痢
D.脑型疟疾
E.脓毒血症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考察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该患儿高热,黏液脓血便,有休克症状,血常规显示感染,便常规有脓细胞,最可能诊断是菌痢。
患儿,男,12岁。随家人赴三亚旅游,于中午突然发热,晚餐前体温达39.5℃,大便2次,呈黏液脓血便,来医院急诊。护理体检:T39.5℃,BP75/58mmHg,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神志模糊。血常规:白细胞19×/L,中性粒细胞83%,淋巴细胞17%。粪便检查有脓细胞。
25.对该病人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A.积极物理降温
B.镇静剂
C.扩容治疗
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E.应用糖皮质激素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考察细菌性痢疾治疗原则。该患儿由于体液丢失过多,休克症状明显,应及时扩容治疗。
患儿,男,12岁。随家人赴三亚旅游,于中午突然发热,晚餐前体温达39.5℃,大便2次,呈黏液脓血便,来医院急诊。护理体检:T39.5℃,BP75/58mmHg,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神志模糊。血常规:白细胞19×/L,中性粒细胞83%,淋巴细胞17%。粪便检查有脓细胞。
26.护理病人时应避免
A.给热饮料
B.置头高脚低位
C.吸氧
D.每半小时监测生命体征
E.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考察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该患儿高热,黏液脓血便,有休克症状,血常规显示感染,便常规有脓细胞,最可能诊断是菌痢。由于患儿处于休克状态应采取中凹卧位。
患儿,男,8岁。因突然高热,精神萎靡,反复抽搐入院。查大便镜下红细胞、脓细胞满视野,被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7.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
B.血液传播
C.虫媒传播
D.粪口传播
E.母婴传播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细菌性痢疾病因及发病机制。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患儿,男,8岁。因突然高热,精神萎靡,反复抽搐入院。查大便镜下红细胞、脓细胞满视野,被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8.对该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应至临床症状消失后的
A.3天
B.7天
C.10天
D.14天
E.21天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考察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对患儿采取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为止。
29.某男性门诊患者,向护士咨询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途径传播,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E.共用注射器注射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HIV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注射途径传染;母婴传播;其他有体液交换的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授精等。
30.HIV对下列哪种理化因子不敏感
A.56℃加热30分钟
B.5%漂白粉
C.25%以上乙醇
D.2%次氯酸
E.紫外线和γ射线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灭活,25%以上浓度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能灭活病毒;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