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打卡口腔资格模拟题来啦

白癜风学术研讨会 http://m.39.net/pf/a_6210227.html

口腔医师资格模拟题来啦~

考口腔的小伙伴快看过来!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起来打卡吧~

01

下列关于绷带功效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保护术区和创部,防止继发感染

B.止血或减轻水肿

C.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

D.遮挡创口,减少对病员的不良刺激

E.保温、止痛、固定敷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D。

解析:遮挡创口,减少对病员的不良刺激不是绷带的功效。

02

关于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包扎颌下区及颈部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B.腮腺区包扎不应有压力,以免发生面神经损伤

C.所施压力适度,防止组织受压发生坏死

D.脓肿切开引流后,首先应加压包扎

E.骨折复位后,包扎时应注意防止错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B。

解析:腮腺区包扎必须要有压力,以免发生死腔。

03

下列对下颌第三磨牙描述错误的是:

A.颊侧骨板较厚,手术入路及去骨均较困难

B.内侧面有舌神经,通常位于根尖下,其位置有的较高,拔除时应避免对其造成损伤

C.位于下颌体后部与下颌支交界处,骨由厚变薄,拔除时应防止该部位发生骨折

D.形态变异较大,牙根可为2根、3根等

E.双侧阻生时,两侧的牙位、形态等彼此相似者在70%以上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B。

解析:内侧面有舌神经,通常位于黏膜下,其位置有的较高,拔除时应避免对其造成损伤,故B错。

04

关于干槽症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率为58%?92%

B.最常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

C.常见于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亦较常见

E.上颌牙较下颌多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E。

解析:干槽症最多见于下后牙,占58%?92%,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

05

描述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局部因素错误的是:

A.软组织撕裂

B.牙槽窝内残留牙片

C.牙槽内小血管破裂

D.牙槽突骨折

E.血凝块脱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B。

解析: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可致术后出血而非残留牙片,故B错。

06

儿童行舌系带矫正术时,最好的年龄是:

A.4?6个月

B.7?12个月

C.1?2岁

D.3?4岁

E.4?5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C。

解析:儿童行舌系带矫正术应在学说话之前进行,在1?2岁期间最佳,故C正确。

07

下列关于瑞典Albrektsson种植成功评价标准(年)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临床检查单个的种植体无动度

B.种植体在任何方向上的动度小于1mm

C.骨吸收不超过种植体垂直高度的1/3

D.种植体植入1年后,在垂直方向上的骨吸收大于0.2mm/年

E.5年成功率达90%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瑞典Albrektsson种植成功评价标准(年):①种植体无动度。②X线上,种植体周围无任何透射区。③种植体功能负载一年后,垂直方向上骨吸收小于0.2mm/年。④种植体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症状,如疼痛、感染、麻木、坏死、感觉异常及下颌管损伤。⑤达以上要求者,5年成功率为85%以上;10年成功率达80%以上为最低标准。

08

下列哪种不是智齿冠周炎局部检查的常见表现:

A.挤压龈袋可有脓液溢出

B.肿胀的龈瓣覆盖低位阻生齿

C.严重者可以波及舌腭弓和咽侧壁

D.第二磨牙可受炎症激惹,但不会出现叩痛

E.化脓性炎症局限后,可形成冠周脓肿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解析:智齿冠周炎局部检查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的软组织及牙龈发红,龈瓣边缘糜烂,可以从龈袋内挤压出脓液,病情严重者,炎症可以波及舌腭弓和咽后壁,化脓性炎症局限后,可以形成冠周脓肿,第二磨牙可受炎症激惹而出现叩痛。

09

眶下间隙感染可以沿哪些静脉向颅内扩散:

A.面静脉

B.内眦静脉

C.眼静脉

D.眶下静脉

E.A+B+C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眶下间隙感染向上可以向框内直接扩散,形成眶内蜂窝织炎,亦可以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并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10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牙源性感染

B.腺源性感染

C.损伤性感染

D.血源性感染

E.医源性感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牙齿与颌骨直接相连,牙体及牙周感染可以向根尖、牙槽骨、领骨以及颌面部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11

口底多间隙感染是指:

A.双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染

B.双侧下颌下、舌下和颏下间隙感染

C.双侧下颌下、舌下和颊间隙感染

D.双侧下颌下、舌下和咽旁间隙感染

E.双侧下颌下、舌下和翼下颌间隙感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织炎,一般指双侧下领下、舌下以及颏下等口底多间隙的广泛急性感染=

12

下列哪种间隙感染为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之一:

A.翼下颌间隙

B.咽旁间隙

C.颞下颌间隙

D.咬肌间隙

E.舌下间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因为咬肌在下颌支及其角部附着宽广紧密,故潜在性咬肌间隙存在于下颌升支上段的外侧部位,借脂肪结缔组织与颊、颞下、翼下颌、颞间隙相连,故咬肌间隙感染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之一。

13

脓肿切开引流操作哪项是正确的:

A.最好选择在口外切开,有助于引流

B.切口应注意勿损伤下颌缘支及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等

C.切口的位置选择在脓肿的高位,愈合后瘢痕隐蔽的位置

D.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可锐性分离扩大创口

E.颜面部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只能轻度挤压,以保证引流通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切口部位的选择:尽量口内切口在脓肿的最低处,应使愈合后的疤痕位于隐蔽处,切口应注意勿损伤下领缘支及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等,颜面部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切忌挤压。

14

痈的局部治疗宜采用:

A.热敷

B.尽早切开引流

C.硝酸银或苯酚烧灼

D.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

E.切开引流后尽早停止局部湿敷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痈的局部治疗原则为促使病变局限,防止扩散。避免损伤,严禁热敷、挤压、挑刺;忌用化学物质烧灼,如苯酚、硝酸银等,以防感染扩散。宜用高渗盐水或含抗生素的盐水局部湿敷。对形成明显的皮下脓肿而又久不破溃时可考虑在病变区域做保守的切开,切忌分离脓腔,局部仍持续湿敷。

15

瘘孔中长期排脓,有时可排出死骨片的颌骨骨髓炎是:

A.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B.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C.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D.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

E.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溶解破坏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颌骨骨髓炎常在发病后两周以后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并逐步进入死骨形成及分离的阶段,在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个瘘孔,有时从瘘孔中排出死骨片。

16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疼痛不明显

B.多为血源性

C.常形成广泛的骨质破坏

D.常在发病5周后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

E.占各类颌骨骨髓炎的比例为90%以上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占各类型颌骨骨髓炎的90%以上,多为牙源性感染,疼痛剧烈,较少形成广泛的骨质破坏,常在发病2周后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

17

什么情况下不能考虑保留智齿:

A.智牙与下颌支前缘之间有足够的间隙,牙可正常萌出,能建立(牙合)关系

B.已正位萌出,有软组织覆盖,但切除后冠面能全部露出并与对(牙合)牙建立(牙合)关系

C.第二磨牙不能保留时,如智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可作为移植牙以代替缺失的第二磨牙

D.邻牙不能保留而智牙前倾超过45度时,应保留智牙以作为桥基牙

E.完全埋伏于骨内,与邻牙牙周不相通,又不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可予以保留,但应定期检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智齿的保留要考虑到能否有足够间隙萌出,能否与对(牙合)建立正常(牙合)关系,当完全埋伏于骨内,与邻牙牙周不相通,又不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可予保留,但应定期检查;当反复发炎时应考虑拔除;当第二磨牙不能保留时,如智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可作为移植牙以代替缺失的第二磨牙;以及不能保留邻牙而智牙前倾不超过45度时,应保留智牙以作为桥基牙,以利于牙齿修复

18

中央性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点不正确的有:

A.感染来源:前者以牙周炎、根尖炎为主;后者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

B.感染途径:前者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密质再形成骨膜下脓肿;后者先形成骨膜下脓肿

C.病变范围:前者较为局限;后者多为弥散

D.病变牙区:前者受累牙多松动,后者病源牙多无明显松动

E.病变部位:前者多在颌骨体;后者多在下颌角及下颌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其余均为中央性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基本鉴别点,但是就病变范围而言,中央性的颌骨骨髓炎可以是局限的,但多为弥漫型,而边缘性的领骨骨髓炎多为局限的,弥散型少见。

19

不属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临床特征性表现的是:

A.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多数患者唾液分泌减少

B.病程进展缓慢,有时数月到十余年后才出现症状

C.继发感染后,骨面暴露并长期溢脓,经久不愈

D.由于肌肉组织瘢痕化,使软组织僵硬,会出现明显的张口受限

E.死骨与正常骨分界清楚,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可形成洞穿性缺损畸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病程进展缓慢,往往在放射治疗后数月到十余年后才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由于放疗引起黏膜或皮肤溃疡,导致牙槽骨、颌骨骨面外露,继发感染后骨面暴露并长期溢脓,经久不愈。由于肌肉组织瘢痕化,使软组织僵硬,可出现明显的张口受限。放射治疗后颌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再生能力低下,导致死骨分离的速度非常缓慢,因此,死骨与正常骨常常界限不清。

20

判断窒息最有力的依据是:

A.烦躁不安

B.呼吸急促

C.锁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出现凹陷

D.出冷汗、脉搏加速

E.血压下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三凹征”是判断窒息的最重要体征。

7月24日打卡!口腔模拟题~

7月1日打卡!口腔模拟题~

6月24日打卡!口腔模拟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lingkang.com/xtys/5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