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年9月1日至年2月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进修学习半年,通过在上海儿中心的半年进修,收获颇多,不仅对儿科危重症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了很多新的治疗措施,同时还学到了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流程、新的临床思维方式。现总结如下:
一、儿童医学中心概况
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HOPE)合作共建的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医院。是国内首家通过JCI医院医院,并于年12月通过第3次JCI医院认证。其心脏中心是国内建立最早、全球规模最大的小儿先心病诊治中心;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诊治中心,儿童保健(发育行为儿科)是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发源地之一。
二、PICU专业特色
正是因为这些学科优势,使得重症医学科病种多、危重症多:其中粒细胞缺乏症并发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ALI/ARDS的综合救治成功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危重症儿童气道病变开展纤支镜技术,用于困难气道插管、气道病变诊断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挽救了患儿生命、缩短疾病诊治时间;每年诊治各类先心病并发症(心力衰竭、低氧血症)占全国之最,且成功率大于95%。
三进修所获
教学方面
每周二安排有重症医学科的老师专门授课,讲述PICU的新进展及各种危重症的诊疗指南,充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每周五会有主任教学查房,安排讨论本周内科室重点/疑难病例,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系统回顾复习相关指南,依据指南,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讨论治疗是否及时得当?每次教学查房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和完善了治疗方案,还有诊疗思维、视野的拓展和开阔。
临床方面
见识了很多新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如床旁脑电图,CVP检测,经鼻气管插管,床旁B超,床旁纤支镜,深静脉穿刺,连续血液净化技术,ECMO技术等。分科细,多学科协作能力强,这些技术虽然一部分在本科室还无法开展,但通过学习,希望能够在本科室开展某些技术。
进修期间所见病种较多,罕见病、危重症较多;其中先心病合并肺炎、心功能不全,血液系统恶性病基础上合并的脓毒性休克、肿瘤溶解综合征、呼吸衰竭、反复消化道出血是PICU的特色;其他某些重症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惊厥持续状态并化脓性脑膜炎,嗜血细胞综合征,溶血性贫血,重症支原体肺炎合并ARDS,肝移植术后患儿合并呼吸衰竭,SLE并狼疮脑,急性肝衰,急性中毒,小儿腹泻病、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心律失常等均见过数例,加深了我对这些重症诊疗方案的认识。
参加了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班,能够对儿科危重症进行快速的评估,识别并给出干预措施。总体评估在接触患儿的数秒内完成即C(意识)-B(呼吸)-C(肤色),sqq识别患儿是否处于无反应、无呼吸状态?是否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接着如总体评估完成进行初级评估即A(气道)-B(呼吸)-C(循环)-D(神经系统)-E(暴露),完成初级评估后,要分辩出威胁生命的情况,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二级评估SAMPLE即S(症状、体征)A(过敏性)M(服药史)P(过去史)L(前1次进食时间)E(场景、诱因?);三级评估:进行实验室、影像学或其他检查,以确定患儿的疾病情况和诊断;因为患儿病情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需要反复评估(每2分钟评估1次),动态治疗。
可鉴模式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明确:拥有院内急救小组,且分工明确,由8位成员组成。分工如下:组长(leader):PICU的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指导及协调参与急救的所有人员的行为,给在场人员分配工作和任务,决定复苏应持续多久及何时放弃复苏急救;内科总住院医师:评估开医嘱,协助麻醉师进行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急诊室医师:首先评估患儿,最初实施心肺复苏,记录;麻醉师: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简易呼吸球囊);急诊护士:评估(监护仪、除颤仪),气道管理(吸引)、插胃管,准备药物;PICU护士:开放静脉,执行给药,抽血标本,协助治疗;外科总住院医师:评估与处理伤势,决定是否紧急手术;保安:维持秩序,家属管理。
儿中心院内发生需急救事件,要求目击者现场即刻实施CPR、呼叫院内急救小组,院内急救小组收到讯息,携带AED与急救箱,要求5分钟内到达急救现场,现场复苏后,将患者转运至相关急救点,实施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科室团队协作精神:有齐全的医疗人员梯队,大家相互协作,是整个一组人在管理患者,沟通病情也是一组人一起沟通,使每个人对本组的患者病情都非常熟悉。
多学科协作能力强:儿中心的优势是外科相对也很强,一些内科疾病在合并外科并发症时,外科敢于手术,曾经有一个肝功能衰竭患儿,发热、黄疸、凝血功能异常,腹部CT提示胆囊肿大、胆囊炎,外科会诊后即刻手术胆囊造瘘;一个急淋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状态,合并右下肢小腿蜂窝织炎、脓毒性休克,当时血小板只有10X10*9,外科予皮瓣减压,12小时后整个右下肢均肿胀明显较前加重,外科会诊后决定带血小板手术清除感染灶。
门急诊重点观察区:儿中心有留观室,遇到重点观察病人,在医生处方界面,在重点观察框内打勾,与观察室医生交代病情,病人在输液区划卡后电脑上显示为重点观察病人,安排床位护士将病人安排在相对集中区域,留观室医师会负责后续的相关评估和处理。
通过此次进修学习使自己在儿科危重症的理论、临床方面均收获很多,我决心把学习的知识、新的理念应用的实际工作中,使我们儿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儿科刘肖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