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经常畅通——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
脾经淤堵——消瘦或肥胖,消化不好,胃胀气,呕吐,肢倦乏力麻木,嗜睡,皮肤损伤,肢体活动不利……
有句话说,“脾经畅通,重病难上身”,为什么只要“脾经”不堵住,任何重病难上身呢?
1、脾是生命的动力源头
人们通常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然而现实中许多西医医师从来就没拿着脾当回事儿,说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不知道脾不仅是全身的能量马达,同时也是杀菌灭毒的航母级消毒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脾比肾还重要。另有一些人误认为生命力量的动力是肾,这是错误的,因为只有脾分泌的物质强压给肾脏,肾脏才有力量过滤血液中的杂质。
当然肾影响脾,但脾又反过来又影响肾,先天在脾,后天亦在脾,人出生后,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长到十八岁成人,也还是那么大小,始终没有变化,生长的动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给,只有年龄增长时,脾才稍稍增厚,到五十岁时,我们的脾内已经呈蜂窝状,其中已无实质——能量了。如果将脾再次填实,肾水自然就会升入头部,人就有回到年轻时期的感觉。脾与肝相辅相成,脾也存血。脾切除之后,肝失去了脾的滋润,肝脏就会暴裂,人也就会全身没劲儿,常患血毒疾病,皮肤上总起疙瘩。细心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出生落地时,哭的声音特别响亮,音讯可以传得很远,为什么能够音讯可以传得很远呢?其主要力量就是源于脾。
2、中医认为: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
脾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状态,脑衰,其暗中是脾的枯竭;肾枯竭的背后也是脾衰,因此脾衰比肾衰更可怕,因此脾比肾还重要!肾有问题影响脾——脾出了问题直接就影响到肾。心脏衰竭的背后也是暗中的脾衰,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个词,其实“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3、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
它们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之仓廪也"。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脾气虚,则血少,血少则发无以得生。
4、脾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
脏腑局部之正气亏虚,亦与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来说,脾胃虚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中医认为脾脏有摄血统血的功能,同时脾脏和胃同为中焦,为决渎之官,和胃相表里。正气源于水谷精气,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正气若不足,百病潜伏中,因此,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5、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首先,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储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人有空的时候,记住一定多按摩一下脾经,因为“脾经”常畅通,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如何按摩脾经,抓牛要抓住牛鼻子,按摩脾经首先要按最容易堵的地方,哪些地方最容易堵呢?我说过关节的地方是经络气血所过之处,此处关节容易形成卡压造成气血和经络的堵塞。
2养护脾经---敲打脾经的妙法一、“久坐伤肉”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引起脾虚,“伤肉”也就是伤脾。平时多敲敲脾经可增强脾经的运化功能,补充因久坐损耗的元气。
二、判断脾虚的小方法
1、看眼皮:如果平常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而现在眼皮却耷拉下来了,双眼看上去没精神,就说明脾虚。因为中医认为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如果眼皮松了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不过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2、观察舌头:如果舌头颜色较淡,舌边出现齿痕,说明脾很有可能出了问题,医院检查一下,或抓紧时间调理。
三、敲打脾经法
1、坐姿: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的坐法,也就是架腿法。采用这种坐法利于对脾经的按摩。因为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然后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再进入大腿内侧前缘,然后进入腹部。这个坐姿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从而便于按摩。
2、敲打法:拍打时要握空拳,用掌指关节端由上至下一路拍打下来,用力适中,对于大腿部位的脾经拍打时可稍用力。两只腿都要敲,每侧以敲打10分钟为好,敲打的时间自然是上午9:00~11:00之间,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敲打的次数视自己的时间多少而定。
3、功效:上班时可利用工作间隙,将腿盘成“4”字形,然后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一路敲打下来,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
4、提示:如果拍打的过程中发现痛点,表明脾经上有堵塞的地方,这时可以用点按的方法对其进行按揉,将淤堵的穴位打通,从而将整条脾经的气血通畅。
四、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那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3脾经上重要穴位及功能稍微懂得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脾是后天之本。所以,脾经上的穴位对于后天身体的养护特别重要。今天要介绍的这五个脾经上的穴位,各个神通广大,堪称大药。
1、通鼻窍——隐白穴
隐白穴是脾经的第一个穴位。它位于大脚趾趾甲旁大约1毫米的位置。这个穴位最大的功用在于止血。所以,平时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多用它来治疗。方法为艾灸,每天每穴15分钟。其次,这个穴位还有通鼻窍的功能。所以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掐按此穴来缓解症状。
2、缓胃痛——太白穴
此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此穴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能缓解食欲不佳、腹胀。刺激的方法为揉按,以感觉稍有痛感为宜,每天次。
3、抑胃酸——公孙穴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这个穴位的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这对于从前有胃病,或者想减肥耐饥的人来说再适合不过。因此,它有减肥功能。刺激方法为揉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天次。
4、消炎症——商丘穴
商丘穴的最大用处之一在于消炎。下身的很多炎症,比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等,都可以通过揉按商丘穴来缓解。每天次。商丘穴能消炎的道理,在于其正好对应足底反射区中下身淋巴反射区。此外,商丘作为脾经大穴,可以调运全身,尤其是脾经气血,提高血液循环质量,有助于炎症、疼痛物质的排出。
5、三阴交——妇科病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6、漏谷穴——小便不利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7、地机穴——肠胃运化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8、阴陵泉——祛湿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9、止瘙痒——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为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条虫子在那里扎窝。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体瘙痒,见效很快。另外,血海穴是补血的中药穴位,调度全身血液。它和足三里穴一起,堪称补气补血的两大重要保健穴位。
4健脾常用食物药物常用中药: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茯苓、薏苡仁、莲米、芡实等。常用食物:糯米、黄花菜、蕈类、鸡、鹌鹑、羊奶、葱、蒜、豆豉等。常用药膳:参枣米饭、益脾饼、山药饼、茯苓包子、山药面、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开胃健脾药膳适用于消化力弱、食欲不好、食后腹胀、积食腹泻,恶心呕吐、气虚症状不明显,需与健脾益气药膳区分。脾虚的饮食禁忌:饮食要清淡,肥腻油炸等不易消化的东西不能多吃。味道过于咸或辣的也要少吃,应多吃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熬小米粥喝。多吃甘温之物,如板栗、山药、红枣等。忌吃寒凉之物,如鸭肉、梨子等。
摸脊知病平衡定骨
古代遗留
民间疗法
道家通督摸脊法
摸脊知病平衡定骨疗法是胡青耀老师运用道家通督摸脊法结合古代遗留多种民间疗法,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的一种综合疗法。其优点改变了传统正骨只正骨而不调筋,出现骨虽正却未定,效果不持久的现象,平衡定骨疗法则筋骨并治,真正实现了,安全有效、简单实用、诊断精确、治疗速度快、疗效立竿见影,不易复发的目的,从而被广大医生所青睐。
四大板块
中推研究院
中推研究院
中推研究院
中推研究院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摸脊知病平衡定骨——四大板块
摸脊知病:通过对患者的脊柱三线三点触诊法,不用患者开口,瞬间摸清患者身上都患有哪些病症,甚至患者经常做哪些梦,让患者惊叹不已,大大提高医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平衡分筋法:平衡分筋法是根据人体生物力学,中医经络理论、肌肉筋膜损伤理论而使人体达到肌肉与骨关节的平衡、脏腑与气血平衡,从而使内外平衡百病不生。根据临床经验把人体软组织损伤中最常见的肌肉筋膜结节点、神经卡压点划分成多条线路,方便记忆和学习,再也不用为记几百块的肌肉起止点而发愁。例如:颈椎单侧4条分筋线、胸椎4条线、腰椎单侧3条线、臀部单侧3条线、肩周炎7个治疗点等等容易掌握的分筋线路,本分筋法改变了肌肉多、穴位多、记忆难、辩证难的历史,使学员容易掌握,容易辩证疗效好的特点。
←
点击看大图
小关节囊徒手松解法:更是本疗法的画龙点睛之作,长期以来人们脊柱疼痛常靠小关节囊封闭疗法进行治疗,然而他的风险和药物副作用,造成现如今患者提封闭而色变,而我们用徒手松解就完全解决封闭的风险及难以操作的问题,这种疗法疗效快,容易学习和掌握,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定点自然复位法:改变了暴力、顿挫力正骨而采用自然力,把力降低到零,例如:我们经常让患者咳嗽一声就可以使关节复位过去。因此就大大提高医生和患者的安全,改变了没有核磁共振,ct等影像诊断不能正骨的历史。
主讲内容
1、筋结的产生、好发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案。
2、常见神经卡压点的寻找和治疗。
3、软组织损伤的诊断、软组织损伤机理、临床表现、临床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
4、脊柱的疾病检查、诊断触诊方法及复位手法治疗(主讲各种类型颈胸腰椎四肢关节病)
5、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手法治疗。
6、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及特色疾病治疗。
适应症范围
第一部分:头颈类
1.头晕2.头疼3.脑供血不足4.头部沉重5.失眠6.多梦7.记忆力减退8.面色晦暗精神不振9.颈肩酸困10.浑身乏力11.颈性视力减退眼胀视力疲劳12.颈型耳聋耳鸣13.颈型咽炎14.颈型咽喉异物感吞咽不利15.高血压16.高血脂17.颈部活动障碍18.椎动脉型颈椎病19.神经根型颈椎病20.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1.脊髓型颈椎病22.颈型颈椎病23.混合型颈椎病24.胸锁乳突肌综合症25.前中斜角肌综合症26.斜方肌综合症27.落枕28.各种急慢性颈椎软组织损伤
第二部分:肩背部
1.岗上肌损伤2.肱二头肌综合症3.旋前圆肌综合症4.各种颈椎以及其它卡压引起的肩臂酸痛手麻等5.神经性打嗝6.各种急慢性肩周炎7.异状肩胛8.胸闷9.菱形肌损伤10.肋间神经痛11.胸椎后关节紊乱12.圆肩驼背13.富贵包14.乳腺炎
第三部分:腰部
1.急性腰扭伤2.腰椎后仰疼痛3.腰椎旋转疼痛4.腰椎侧倾疼痛5.腰部向前弯疼痛6.腰椎久坐疼痛7.腰椎久站疼痛8.腰部酸困9.腰大肌综合症10.腰方肌损伤11.腰椎间盘突出症12.臀上皮神经损伤13.腰椎管狭窄14.腰三横凸综合症15.各种急慢性腰肌劳损
第四部分:骨盆
1.梨状肌综合症2.臀大肌损伤3.臀中肌综合症4.阴部神经卡压症5.坐骨神经痛
第五部分:膝关节及内科
1.膝关节炎2.膝关节骨质增生3.膝关节内侧痛4.膝关节外侧痛5.膝关节上楼痛6.膝关节下楼痛7.髌下脂肪垫损伤8.肢发凉9.下肢酸困无力10.肱骨外上髁炎11.肱骨内上髁炎12.急性踝关节扭伤13.腕关节病14.腕管综合征15、消化不良16、急慢性胃炎17.便秘18.肠炎19.痛经20.月经过少21.月经推迟22.月经提前23.男性功能降低、早泄等等80多种临床疾病
课程安排
第一天:
人体生物力学骨关节与肌肉的内外平衡、人体的气血平衡对脊柱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影响。摸脊知病的原理及方法。脊柱特色触诊之三线三点触诊法,在临床上如何做到精确诊断和快速治疗。定点自然复位法如何定点、定位、定向,从而实现不给患者加以任何外力而使其自然复位,既保证了效果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大大缩小了正骨的风险。平衡分筋法的作用原理及操作方法。
具体讲解临床病症:
1、颈椎的解剖和触诊技巧及其他诊断方法;
2、头疼、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颈型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眼胀、咽炎、咽喉异物感、脑供血不足等头部病症的手法处理;
3、神经性打嗝,肩背部放射痛、上臂部麻痛、手部麻木,颈椎各种姿势受限,胸锁乳突肌综合症,前中斜角肌综合症及其它颈椎各部分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手法处理;
4、颈椎病与其它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第二天:腰部系列
1、腰椎的临床解剖、触诊和其它诊断;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复位和分筋手法处理;
3、腰椎管狭窄症、腰三横凸综合症的诊断和手法处理;
4、腰大肌综合症的神仙一把抓和分筋手法处理;
5、急性腰扭伤、各种腰部肌肉劳损、腰部各种活动受限的诊断和手法处理。
第三天:胸椎系列
1、胸椎解剖及触诊和其它诊断;
2、胸椎后关节紊乱症的复位手法;
3、背部酸困、异状肩胛胸闷的手法处理;
4、肩周炎夜间疼痛加重、上举受限、后伸摸背受限、搭肩受限、肩前痛、肩后痛及其它姿势疼痛手法处理;
5、乳腺增生的手法处理。
第四天:骨盆系列
1、骨盆的解剖和触诊及其它诊断;
2、骨盆与内脏、腰部和下肢的关系;
3、骨盆旋移症的前倾、后仰、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长短腿的复位手法;
4、梨状肌综合症、臀中肌综合症、臀大肌损伤的分筋治疗;
5、臀上皮神经卡压和阴部神经卡压的手法处理。
第五天四肢关节篇:膝关节
1、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解剖;
2、上下楼疼,内侧疼和外侧疼的手法处理;
3、髌骨、腓骨小头错缝及胫骨错缝的复位手法;
4、髌下脂肪垫卡压的复位手法;
5、肱骨外上髁炎的手法治疗;
6、肱骨内上髁炎的手法治疗;
7、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8、腕关节病的治疗;
9、腕管综合征的手法治疗。
开课通知
胡青耀老师摸脊知病平衡定骨疗法
将开课于
6月25日—6月30日(25日报到)哈尔滨
7月18日—7月22日(17日报到)长沙
咨询报名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