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起因于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由于起病缓,偶尔的、短期的高血糖,并没有使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症状,所以并未引起患者更多的注意。
但实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还是较高的,15%~20%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近年的调查显示,医院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为糖尿病所致,其中约85%的截肢都是由足溃疡引起的。
糖尿病足溃疡共分6级,
从最开始的只有危险因素存在
而无真正溃疡的0级,
到最终整个脚部感染坏疽的病情逐渐加重。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肢端发凉,颜色紫绀或苍白、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现。
一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没有感染表现。
二级: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局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致病菌多为厌氧菌或产气菌等。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病情广泛而严重,有时发展迅速。
无论是第0级还是第五级,
其治疗原则是不变的。
第一、发现有问题及时就医
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建议养成每天检查足的习惯,老年人可以用小镜子照一下脚底板,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是否有变形、损伤、擦伤、水疱等。
第二、严格控制血糖
这是预防的关键,也是治疗的关键。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足不会好。
第三、去除一切可以去除的危险因素
其中包括对于皮肤破损的消毒、清洁治疗、伤口的动态观察与评估;感染的局部清创和抗生素的应用;对于血管病变的扩血管药物治理以及应用外科或介入手段的血管重建治疗。
第四、明确治疗目的
一旦明确感染无法控制,截肢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