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瘙痒为特征,常伴发其他特应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近年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年,我国6-20岁人群中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为0.69%[1],年,我国1-7岁学龄前儿童AD的患病率为3.07%[2],年,上海地区3-6岁儿童AD患病率达8.3%[3],年,全国12个城市的1-7岁儿童AD患病率达12.94%[4]。
AD患者在皮肤科诊室中越来越常见,很多患者会向医生提问,“我得了AD,我的孩子会不会遗传这个病?”或者“我的孩子现在是AD,是不是我遗传给他/她的?”面对这些疑问,我们要想解答,就必须要了解AD发病机制的遗传学基础。
遗传学因素是AD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一环,AD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Kuster等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母任一方患AD,其后代患AD的风险将明显增高[5]。Moore等人的研究显示,若父母任一方患病,其后代发病风险增加2倍,若父母双方均患病,其后代发病风险增加3倍[6]。Thomsen等人的双胞胎的研究显示,AD的患病风险82%来自遗传因素(由于未考虑基因的交互作用,存在一定的过度估计,但是可以说明AD的遗传倾向)[7,8]。目前来说,基因定位研究捕获了超过30种AD的易感基因,但是这些易感基因只能解释不到20%的遗传现象。
以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