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年12月1日报道】题: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多长时间才够?(作者ValeriaFabre等)
抗生素治疗时长与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以及抗生素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蜂窝织炎、腹腔感染)的抗生素治疗,短疗程抗生素使用较常规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一样有效。一项包括例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BS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7天抗生素治疗的结果与接受14天治疗的患者相当,由于研究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无法推广到假单胞菌BSI患者。此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与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相比,其感染来源和疾病严重程度更为复杂,临床医生经也更积极地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因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明确对于铜绿假单胞菌BSI患者,短疗程治疗是否与长疗程治疗结果相当。
研究者纳入了年7月1日至年10月30日间入住约翰霍普金斯医疗集团5家医院的铜绿假单胞菌血培养阳性的患者(年龄≥18岁),将短疗程定义为抗生素治疗7-11天,主要结局为复合结局,包括在停止抗生素治疗后30天内再次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死亡。
结果显示:例铜绿假单胞菌BSI患者中,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有69例(28%)接受了短疗程治疗(中位数为9天;四分位间距[IQR]为8-10),例(72%)接受了长疗程治疗(中位数为16天;IQR,14-17)。表1显示了未加权和加权队列的临床特征。加权队列的基线临床特征平衡良好,但肺部感染源除外,后者在短疗程治疗组中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在两个治疗组中,大约94%的患者实现了感染源控制。所有感染未控制的病例均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短疗程和长疗程组菌血症的中位数持续时间均为1/天(IQR,1-1)。
以培养为导向的抗生素治疗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1%),头孢吡肟(29%),环丙沙星(24%),美罗培南(12%)和头孢他啶(4%)。总体而言,短疗程组中有27例(37%)患者、长疗程组中有63例(35%)在治疗过程中转换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转换天数中位数短疗程组为5天,长疗程组为6天。在两组中,36%的患者作为门诊患者完成了治疗过程。
在加权队列中,短疗程组中10例(14%)患者、长疗程组中24例(13%)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0天内出现主要结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复发或死亡(OR为1.06;95%CI为0.42-2.68;P=0.91)。其中,短疗程组中有5例(7%),长疗程组中有20例(11%)患者在停用抗生素后30天内复发感染,而短疗程组中有5例(7%)、长疗程组中的6例(4%)患者在停用抗生素后30天内死亡(均P.05)。与接受长疗程的患者相比,接受短医院的平均停留时间(从血液培养到出院)减少了4天(4.04天;95%CI为1.25–6.83天;P=.)。
在该研究中,无论患者是否接受短疗程(中位数,9天)或长疗程(中位数16天)治疗,名铜绿假单胞菌BSI患者在治疗后30天内死亡或复发感染的概率无差异。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易耐药,且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铜绿假单胞菌BSI患者较其他革兰氏阴性菌BSI患者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研究者选择纳入常被排除的高风险患者(该队列的65%由严重免疫抑制的患者组成)以确保其发现可推广到铜绿假单胞菌BSI高风险人群。
该回顾性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BSI患者接受大约10天的抗生素治疗的结果与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相似,如果进行短疗程治疗,则对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有额外的潜在益处。
缩写:IQR,四分位间距
a通过加权法调整每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表现(如:体重)从而人为地创建一个队列。在这个队列中,接受短疗程治疗的患者具有和长疗程治疗组相似的基本特征。使用加权制表和汇总命令以获得新加权队列的计数和百分比以及中位数和四分位范围。
b免疫抑制治疗包括超过2周的糖皮质激素(每天10≥mg),生物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包括用于器官移植受者的治疗)。
c联合抗生素治疗包括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具有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生素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张望整理)
原文:DOI:10./cid/ci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