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板块组合练55,保分天天

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

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被列为高发疾病。据统计,中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约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其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4倍。这绝不是________。动脉血管闭塞后,肢体远端足部就会发生缺血,表现为患足皮肤发凉、发麻、退行性变,严重的患者出现足部坏死,也会出现医学上特有的间歇性跛行现象。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感染,后果________,最轻微的表现是蜂窝织炎,皮肤发红发烫,重一点的,皮肤充满水泡,甚至破裂。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避免病情不加剧,出现坏死、感染乃至不得不截肢。

其实糖尿病足并不可怕,不必________,关键是要尽早察觉,________。我们建议患者自学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学会给脚“号脉”,包括摸摸足部皮肤温度是否降低、脚是否有麻木感。进一步可以进行血管彩超或下肢血管的CT检查。如果发现有动脉闭塞现象,首先要考虑积极开通血管。(      )。随着国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兴起,糖尿病足的血管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解决。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开通血管,类似于心脏支架手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危言耸听 波谲云诡 闻风丧胆 亡羊补牢

B.危言耸听 不堪设想 谈虎色变 防患未然

C.骇人听闻 不堪设想 闻风丧胆 防患未然

D.骇人听闻 波谲云诡 谈虎色变 亡羊补牢

[解析]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语境中不是谈社会上发生的令人吃惊的事情,而是谈前文列举的数据对读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故选用“危言耸听”更恰当。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文中指后果可能很严重,故选用“不堪设想”更恰当。谈虎色变:泛指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闻风丧胆: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端恐惧。句中指面对“糖尿病足”不要过度紧张害怕,并非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故选用“谈虎色变”更恰当。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语境强调糖尿病未发觉之前应该采取措施,故选用“防患未然”更恰当。

[答案] B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为避免出现坏死、感染,病情加剧乃至不得不截肢的情况,应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

B.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以避免病情加剧,出现感染、坏死乃至不得不截肢。

C.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以避免病情加剧,出现感染、坏死乃至不得不截肢的结局。

D.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为避免病情不加剧,出现感染、坏死乃至不得不截肢的情况,应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

[解析] 原句有成分残缺、不合逻辑和语序不当的语病:一是“避免病情不加剧”滥用否定词,导致不合逻辑,应删去“不”字;二是“出现”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末加“的结局”或“的情况”;三是“坏死、感染”的顺序颠倒了,应改为“感染、坏死”。C项兼顾了这三个方面,修改得最恰当。A项,修改后仍有语序不当的问题。B项,修改后仍有成分残缺的问题。D项,修改后仍有不合逻辑的问题。

[答案] C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所以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

B.由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因此进行动脉搭桥术,且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是传统方法

C.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所以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

D.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

[解析] 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道,这里是将传统的开通血管治疗方法与微创介入治疗对比。因此,补写语句的陈述对象应是“传统方法”。相对而言,D项更连贯,表意最恰当。

[答案] D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按国际惯例,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替代品,如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然而,替代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非绝对安全,①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且有些无糖食品的主料是粮谷类,如无糖汤圆、无糖糕点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属于多糖,在人体中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

[解析] 根据上文“然而,替代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非绝对安全”及下文可知,假如替代品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①处可以填入“若人体摄入过多”;根据下文的“淀粉属于多糖”可知,②处要填入与淀粉有关的内容,可以填入“淀粉含量很高”;结合上文的“同样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以及下文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可知,③处要填入吃了含过多淀粉的无糖食品造成的结果,可以填入“同样能造成血糖的升高”。

[答案] ①若人体摄入过多 ②淀粉含量很高 ③同样能造成血糖的升高

5.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的今天,电动自行车在各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巨大,因此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因为电动自行车在我国属于非机动车,所以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从交通违规的统计来看,发生交通事故时,因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更大。鉴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并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电动自行车出行环境。

①从电动自行车数量巨大不能得出其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的结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这类问题,应注重分析语句的意思,从逻辑的角度判断这些说法的正误。例如“电动自行车在各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巨大,因此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的说法强加因果,“因为电动自行车在我国属于非机动车,所以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说法强加因果,“因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更大”的说法强加因果。

[答案] ②从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不能得出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结论。③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不能得出其受到的伤害可能性就更大的结论。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诗人通过连绵高耸的山峰、崖壁上的奇树极力渲染蜀道周围环境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琵琶女内心的怨愤,即使在演奏间歇仍然能让听者感受至深。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表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2)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3)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蔻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内省嗜欲”与“外罢游幸”在句式上具有对称性,故应在“外罢游幸”前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使海内安静”语意完整,虚词“则”前一般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C。

[答案] C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官记载历史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

D.穆宗,是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庙号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解析] B项,“‘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错,在古代,“帑”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廪”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帑廪,即钱库粮仓。

[答案] 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用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担心别人会受到损害,便退钱领回了牛;他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却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引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地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直言穆宗贤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解析] D项,“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分析有误,由原文最后一段“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可知,皇上命他删去,他先是删了,出宫之后又记录了下来。

[答案] D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假:借贷。鬻:卖。逋:逃脱,逃跑。物故:死亡。(2)乐:使……快乐。终:总计,总共。戮:屠杀,杀戮。过:超过。

[答案] (1)向人借贷,则要附加十倍的利息,以致有人出卖子女、割让田地,都不能偿还。有的逃役不回,有的在军中死去,就用年轻力壮之人补充。

(2)穆宗尽管凶狠残暴,但能减省徭役,减轻赋税,人人都过得很快乐。总计穆宗一朝,无罪而被杀的,还没有超过这次秋山狩猎的死伤之数。我因此认为穆宗贤明。

[参考译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萧安抟的孙子。年少时好学,成年后到南山读书,广泛阅读经史。统和十四年开始出任官职。家中有一头牛,不听驱使,他的奴仆用高价卖了它。韩家奴说:“自己得利,让别人受到损害,不是我的愿望。”便退了钱领回了牛。

统和二十八年,(韩家奴)主管南京栗园。重熙初年,(韩家奴)同知三司使事。(重熙)四年,皇上跟他交谈,觉得他有才,让他做诗友。(皇上)曾经私下里他:“你在京外做官,有特别的见闻吗?”韩家奴回答说:“我只知道炒栗子:小的熟了,那么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那么小的一定是焦煳的。要让大栗小栗都熟,这才是尽善尽美。别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原来(他)曾掌管栗园,所以借栗子委婉进谏。皇上大笑。

当时(朝廷)下诏天下陈述治国之道的关键,诏令问:“徭役不曾比从前增加,征伐之事也不常有,年谷既已丰收,钱库粮仓也充实了,然而百姓还是贫困,难道是因为做官的怠慢、做百姓的懒惰吗?现在的徭役哪一种最重?哪一种尤其烦苦?怎样减免才能便利?补役之法哪些可以免除?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盗贼的蠹害?”韩家奴回答说:“我听说近年以来,高丽尚未臣服,阻卜仍然强横,备战防守之举,实在不容忽略。从前,选派富民防备边境,自备粮草。道路漫长险阻,常常逗留很长时间;等到了屯驻地点时,费用已用去过半;一头牛一辆车,很少有返回的。那些没有男丁的家庭,要用加倍的钱去雇人租车,人们害怕劳苦,半路逃跑,所以戍卒的粮食多数不能得到供应。向人借贷,则要附加十倍的利息,以致有人出卖子女、割让田地,都不能偿还。有的逃役不回,有的在军中死去,就用年轻力壮之人补充。在鸭渌江以东,戍役情况大抵如此。我听说唐太宗向群臣请问治理盗贼的方法,(大家)都说:‘严刑峻法。’唐太宗笑着说:‘盗贼滋生的原因,是无限制地征收赋税,以致民不聊生。现在我在内节制嗜欲,在外停止巡游,使天下平安宁静,那么盗贼自然就没有了。’由此看来,盗贼的多少,完全是由于衣食的丰俭和徭役轻重的缘故啊。希望陛下裁定。”

(韩家奴)被提升为翰林都林牙,(皇上)下诏晓谕他说:“将翰林之职授予你。我的起居状况,你都要据实记录。”从此(韩家奴)渐渐受到宠爱和信任,每当入内侍候,都要赐给座位。遇到节庆之日,皇上同他一起饮酒赋诗,相互敬酒,君臣之间无比投合。韩家奴知无不言,即使是诙谐戏谑之言,也不忘规劝讽谏。

韩家奴每次见到皇上出猎,没有不加以劝谏的。适逢有关部门上奏,皇上到秋山狩猎,熊、虎致伤致死数十人,韩家奴在史册上记录此事。皇上见到,命他删掉相关记录。韩家奴出宫之后,又记录了下来。有一天,皇上见到了,说:“记载历史就该是这样。”皇上问韩家奴:“我们国家创业以来,谁可以算是贤明君主?”韩家奴回答说是穆宗。皇上责问他说:“穆宗贪酒,喜怒无常,将人命视如草芥,你为什么说他贤明呢?”韩家奴回答说:“穆宗尽管凶狠残暴,但能减省徭役,减轻赋税,人人都过得很快乐。总计穆宗一朝,无罪而被杀的,还没有超过这次秋山狩猎的死伤之数。我因此认为穆宗贤明。”皇上默然无语。

推荐一个作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lingkang.com/xtzd/7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