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讲坛“金教鞭”
——记辽宁省军区
沈阳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金恩祥
作者
安普忠康子湛胡玉军梁忠春
9月2日,哈尔滨医科大学;9月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9月4日,黄河科技学院(郑州)……这是一位年逾古稀老人的日程安排。每年至少推出3堂新课,授课次数过百,且堂堂都会根据不同听众、不同时事背景等调整授课内容,从未用过一成不变的讲稿……这是一位老兵的冲锋姿态。担任14所军地院校客座教授,应邀为29个省市的党政机关及所属66所党校、57所高校和48个团以上部队授课,听众达数十万人……这是一位老党员退休12年来的坚实足迹。他,就是被誉为国防讲坛“金教鞭”的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金恩祥。三尺讲台燃激情万众心中筑长城9月17日下午,黑龙江省委党校学术报告厅里水泄不通,后面来的人只好跑到二楼,隔着窗户向下张望,侧耳倾听。
“谁说大家不喜欢国防教育课,那得看是谁讲!”该校副校长韩健鹏感慨地说,“听说金将军来授课,计划内安排的名学员无一缺席、无一迟到;省空管局的领导得知后,把全局的人都拉了过来;党校还有些教员、在职研究生也闻讯赶来……”
讲台上,满头白发、身体清瘦的金老,讲起课来激情四射,他那矍铄的目光,敏捷的思维,深刻的洞悉,独到的见解,洪亮的声音,幽默的语言,像块巨大的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只见大家着了迷似的,一个个如痴如醉,随他而动,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字、一句话。
“与我第一次见到金老时相比,他确实憔悴多了!”该校教务处副处长吴穹动情地说,“但如果只听声音,我没有感觉到任何变化,他依然还是12年前那个豪情满怀、神采飞扬的他!”
12年前,也是在这个报告厅,即将退休的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金恩祥,应邀给党校学员讲一堂国防教育课,没想到赢得满堂喝彩,许多人一边流泪一边热烈鼓掌。
“人们对国防建设并非麻木冷漠,只是缺少点燃心中那团火的火把!”课后,时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张永洲激动不已,“您对国际安全形势和国家安全战略有那么深的研究和思考,讲课效果这么好,何不拿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
“国因教而兴,国无防而亡。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只有人人都把国防装在心中,才能真正筑起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当时正为一些人丑化领袖、恶搞英雄、扭曲历史而忧心忡忡的金老欣然答应:“我就来做这个火炬吧!”
这教育那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这素质那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根本的素质。金老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他收回了退休后要补偿老伴的承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在接下来黑龙江省组织的“国防教育面对面、将军巡讲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中,金老的课越讲越火,人气越来越旺,名气越来越大,邀请函也随之越来越多。就这样,他一干就是12年,从黑龙江讲到东三省,从东三省讲到大半个中国。
要想点燃别人,自己首先做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要么在备课,要么在授课,要么在去宣讲的路上,国防教育成为金老退休生活的全部,他活在其中、乐在其中、奋斗在其中。一个装着笔记本电脑、讲稿和必要生活用品的旅行箱,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战备状态”,一接到邀请,他就像出征的战士一样背起行囊就出发。
“作为一名老兵,虽然不能在一线为强军兴军冲锋陷阵了,但能为国防建设敲敲催征的边鼓、吹吹助阵的号角,我感到很荣耀,也觉得这样的退休生活很充实、很有意义。”谈起自己的“第二人生”,金老不无自豪。
堂堂赢得喝彩课课触动心灵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安全环境》到《扑朔迷离的半岛形势》,从《蓝色国土与海上安全》到《聚焦热点看世界》,从《弘扬抗战精神筑牢钢铁长城》到《深化改革: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这些年,金老先后围绕40多个专题课作了余场报告,每堂课都座无虚席,每堂课都发人深省,每堂课都令人警醒,每堂课都催人奋进!
用精心打造精品,以精彩赢得喝彩。金老有着部队师、旅长,军区机关部、处长和国防大学任教的丰富经历,长期从事国际安全形势和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出版过3部专著,主编过8本军事教材,发表过90余篇军事学术论文。给普通听众讲国防教育课,对他来说简直是手拿把掐,“小菜一碟”。可金老从不对付,每堂课都精心打造,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师最痛苦的是啥?课讲完了学生还没有睡醒;学生最痛苦的是啥?睡醒了老师的课还没讲完!”谈起自己10多年来的心得,金老感慨颇深,“如果我讲的课没人愿意听,何谈拨动心弦、触动心灵?!”
国防教育课多是“命题作文”,且必须紧跟形势。为了把课上好,金老每天都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并盯着热点敏感问题深入思考。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老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金老十分注重读书学习,家里的阁楼成为他的“专业工作室”,里面堆得满满的全是书,没有下脚的空,“在学习、积累知识问题上就得‘喜新厌旧’,不能光靠吃‘老本’,不然脑子里的那点存货很快就会用光。”
打开金老的两台电脑,硬盘也同样被不计其数的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塞得满满当当。
“他真是着了魔啦!‘工作室’里的灯,一亮就是到半夜;吃个饭不喊上三五遍,肯定看不到人下来!”老伴张福芝既无奈又心疼地说。
“如果课讲不好,砸我个人的牌子是小,影响国防教育质量是大!”一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名老党员的情怀与担当。
每当接到新的授课任务,金老都一遍遍地构思、一次次地修改、一堂堂地试讲,直到自己完全满意,才会登上讲台正式授课。
“金将军的课太深刻了!太给力了!太解渴了!精彩得让想解手的舍不得迈腿儿,想喝水的顾不上张嘴儿,想睡觉的来不及打盹儿!”
“金将军在国防建设问题上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一般人很难企及。每次授课,他都有真知灼见,都能直击痛点,让人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从金将军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中国国民所需要的,也是我们所缺失的。”
……
每当听到这些赞誉之词,金老心里特别高兴,不单为了自己的付出,更是为了成功点燃民众心中的那团火!
今年10月15日,金老作为老干部代表参加国防动员系统“我奋斗·我精彩”岗位建功先进事迹报告会,讲述自己退休之后发挥余热,在全民国防教育义务宣传的战场上继续冲锋的故事,会上内一片掌声雷动,大家纷纷为金老的精彩讲述和感人事迹所感动。
生命可以透支使命不能打折他点燃了听众,听众也助燃着他,让他这把火炬越燃越旺。10多年来,金老始终激情不减、热情不降,从来没有拒绝过一堂课,也从来没有松懈过半刻钟。
年,金老蜂窝组织炎复发,右腿肿得连裤子都脱不下来,想到3天后要去长春讲课,他毫不犹豫地办理了出院手续,带上药瓶踏上了火车。
下车时,由于右腿深静脉瓣功能减退不听使唤,金老一脚没踩稳,踩进了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小腿撸破一层皮。他来不及包扎、消炎,就奔向“战位”,医院处理。
年8月6日,金老原计划从哈尔滨出发,两个小时后到郑州黄河科技学院授课,晚上接着飞北京,第二天到清华大学上课。由于航班一再延误,他决定改乘火车先到北京,然后再去郑州。硬座、卧铺早已售罄,他只好买了一张站票,赶到北京已是凌晨两点多。
“虽然退休了,但我永远是一名军人!”清华的同志建议他调整一下时间,早晨多休息一会儿,可金老硬是忍着疲惫和腰痛走上了讲台。看着讲台上意气风发的他,知情的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由于连年奔波,加之年龄的增长,金老身体“报警”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颅内血管阻塞、颈椎腰椎压迫、全身动脉硬化……家人多次劝说他歇歇脚,他嘴上答应着“行!行!行!”可一接到邀请,他连想都不想便应承下来。
年一个三伏天,绥滨县组织部打来电话,邀请他去讲课。由于时间紧,金老没有订上卧铺,辗转乘坐13个小时的硬座、4个小时的汽车,到达后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走上了讲台。
由于长途旅行,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令金老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流。工作人员以为天气炎热,把空调一降再降,因为他们毫无察觉,也压根不会想到,讲台上这位慷慨激昂的老人会有什么不适!
“您想过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吗?”看着金老书房里摆放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先进退休干部”等一面面奖牌奖状,记者好奇地问道。
听记者这么一问,金老顿时有点激动,眼睛湿润了:“开展国防教育是每名老战士的社会责任,是需要自己用后半生全部心血去践行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我一生不变的初心。我早已下定决心,后半生只干一件事,一心一意当好国防教育的播火者,从根子上筑牢铸魂育人的精神高地、建设好传递正能量的灵魂工程,做一名永不下课的老师,即便倒也要倒在国防教育冲锋的路上!”“生命可以透支,使命不能打折!”这是金老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编辑:单玉婷雷锋杂志微平台主编:夏一萌总监制:吴维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