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标教授皮肤科中医查房实录

赖海标教授皮肤科中医查房实录

皮肤科邝继盛

患者王某,女,31岁。因“双下肢皮肤红斑、溃疡伴疼痛10余年,加重半年。”于年5月12日09:22由门诊拟“变应性血管炎”收入院。

现病史:缘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红斑、丘疹、溃疡,伴瘙痒、疼痛,医院就诊,诊断为“脉管炎”,予对症治疗后,效果好转。半年前症状加重,医院就诊,对症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仍有反复,遂到我院就诊,由门诊拟“变应性血管炎”收入我院皮肤科进一步系统治疗。

入院症见:双下肢红斑、丘疹、溃疡,伴瘙痒、疼痛,无发热恶寒,无恶心呕吐,无精神萎靡,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自汗盗汗,无头晕头痛,无吞咽困难,无鼻塞流涕,无关节疼痛,纳可,眠一般,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1.瓜藤缠

证型:湿热瘀阻证

西医诊断:1、变应性血管炎2、便秘

会诊当天情况:患者双下肢红斑、丘疹、溃疡,溃疡周边皮肤色鲜红,压之褪色,伴少量渗液,双足背轻度水肿。咽部及右下排牙龈时有疼痛不适,晨起症状减轻,说话多后症状加重(于当地诊所静滴药物治疗后可缓解,具体用药不详),每次服用当归、饼干等食物1-2小时后自觉牙龈及咽喉疼痛加重;偶有骶尾部隐痛不适(曾至骨科门诊就诊,查骨质未见异常),平素怕冷,无恶风,白天出汗多,以头颈部出汗明显,无盗汗,时有腹胀、嗳气、反酸等不适,无腹痛,口干欲饮情况较少,但定时喝水,每日饮水量约-ml,小便量正常,有异味,颜色为淡黄色至黄色(未出现尿清透明的情况),既往便秘(家中用蹲厕,因双足溃疡疼痛缘故不能下蹲5分钟以上),入院后予润肠通便治疗后基本每天皆可解一次,质软成形,呈黑褐色,臭味一般。纳可,喜辛辣(因食后出现皮肤痒,故戒口),眠一般,躺下10分钟内可入睡,夜间以浅睡眠为主,易惊醒,眠时梦多,醒后不记得做过什么梦,夜尿3-5次,早上醒来时自觉身体困重,睡眠不够,每日上午10-11时昏昏欲睡(自诉最多补睡2小时,醒来时觉已睡4小时)。

患者31岁,育有2子1女,LMP:26/4,月经先后不定期,推迟或提前7-10天,月经1周干净,近两年月经量少(约为正常月经量的1/3),无痛经,时有血块(大者约5毛钱硬币大小)。

舌淡红,苔白厚腻,舌尖部红;脉弦滑。

因患者下肢溃疡反复发作,疼痛明显,已极大影响到生活质量,特邀我院赖海标教授中医会诊以指导治疗方案。

专家会诊

赖海标教授认真详细为患者四诊后分析:

患者女性,31岁,育有2子1女,病史10余年,加重半年,以双小腿中段以下至足踝部皮肤红斑、溃疡,伴肿胀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疼痛严重时影响到睡眠,便秘症状明显,需要药物帮助方可顺利排便,如果无药物辅助排便,严重的时候甚至1周方解一次大便。问诊时患者对答流畅,思路清晰。通过问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便秘程度与下肢溃疡疼痛呈正相关,即便秘严重则下肢溃疡疼痛严重,便秘程度轻则下肢溃疡疼痛轻。患者总体偏怕风,天热时又怕热,出汗以头颈部为主,下肢无汗,小便有异味,色偏黄,纳可,眠浅梦多,夜尿多。眠差与夜尿多的症状考虑与溃疡疼痛相关,舌质偏红,苔偏白,舌底脉络稍充盈,左脉滑大,重按无力,右脉偏细涩。此为患者目前大体情况。

辨证方面,我们可使用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患者下肢皮肤红斑、溃疡、疼痛,伴轻度浮肿,头部多汗,此皆为表证,同时兼有里证:便秘,小便黄有异味。患者双目有神,思路清晰,病史虽长,正气仍比较足,虚象不明显,故偏实证;患者虽自诉稍怕风寒,但查房时房间内开有冷气,患者身着单衣,全程四肢暴露于外而未见其恶风寒,加之尿黄有异味,便秘,局部皮损鲜红、灼热疼痛,舌尖红,故寒热方面明显偏向于热证;从邪气方面分析,患者有瘀血、有痰湿,上述产物堆积体内而导致大便不通,大便不通时皮肤溃疡症状明显加重,考虑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如大便得通,则皮肤的症状可随之而减轻,其存在因果关系。另外眠浅、夜尿多是由局部的疼痛不适导致,临床上睡眠不好与小便多互为因果关系,有患者小便频数,眠中有尿意憋醒,或睡眠不好、眠浅,也会导致夜尿多。本患者存在瘀、湿、热等证,虽有表证,但以里证为主,治法方面宜通腑泻热,将体内的邪热通过大便排出而解,此为主渠道,故皮肤方面的疾患,通过通腑泻热来治疗,如大便通畅,面部的色斑、痤疮也能减轻。因患者双下肢无汗出,相对怕风寒,下肢玄府出汗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此为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表里两证相互影响,所以也应一同兼顾。小便方面存在异味,尿黄,因金生水,肺为水之上源,可通过清利膀胱的方式来减轻上游的负担,让肺恢复其宣发及肃降的功能。患者双下肢溃疡,可给予本院制剂——四黄液外敷以清热解毒,促进局部肉芽组织生长。

大体辨证如上,下一步则涉及到选方用药的问题,如没有一条方可以涵盖治疗患者的所有症状,我们则可以选用合方加减的方式进行治疗,第一条方我们可选择升降散,方中有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药,蝉蜕祛风透表,僵蚕息风止痉,大黄可通腑泻热,姜黄行气活血;第二条方可选四妙勇安汤,方中含有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等药物,全方功擅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合方后另外可给予连翘、薄荷等宣透的药物,外加茯苓利尿、宁心、健脾,顾护中焦,加赤芍入血分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按照上述思路,我们拟方如下:

蝉蜕5克僵蚕10克姜黄10大黄5克;连翘20克薄荷(后下)5克金银花20克当归15克;玄参30克甘草片15克茯苓15克赤芍20克;

上方加水ml,煎至ml,饭后温服,每日一剂(5月19日开始服药),共二剂。

可视服药后情况调整药物:患者如大便已通,热象减轻,大黄可减少用量,或同煎、久煎,或者可改为熟大黄,以保证大肠能通畅,将毒素排出,毒素得以排除,皮肤就不会出现郁滞的情况,此为我们常说的“排毒养颜”。如患者红斑、疼痛等症状缓解,溃疡面缩小,则可减少连翘、玄参、赤芍、金银花等药物剂量。

医问医答,拓宽思路:

①提问:治疗方面,是否可选用治疗血热互结的桃核承气汤?

赖海标答:桃核承气汤于《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为血热互结,下腹拘急,出现“其人如狂”的症状,“其人如狂”是指如狂状,患者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兴奋、失眠、多梦、惊悸等症,与抵挡汤证、抵挡丸证的“发狂”有层次上的区别。桃核承气汤方主要通过活血通腑的作用机制来进行治疗,本例也可考虑使用,但要加减。

②提问:本例患者是否也可选用黄煌教授的四味健步汤?

赖海标答:四味健步汤主要用于下肢瘀、肿的情况,以通脉为主,方内也有养阴的成分,但其不具有通腑及解表的效果,用在本例患者没那么对证。

③提问:临床上很多医生惧怕用大黄这味药,您在该药物的使用方面有何心得体会?

赖海标答:大黄的使用首先是对证,其次是剂量,再次是煎服法。使用时如后下煎煮一两分钟,其泻下作用强,煎煮时间越长,则泻下功能越弱。此外,大黄与其炮制方法也有关系,如熟大黄、酒大黄功效偏活血,偏于缓泻,这些都是医生需要注意的。

④提问:关于保持大便通畅,在饮食调摄方面,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赖海标答:可建议患者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如香蕉、火龙果等,保持大便畅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排便不畅、有肺病或皮肤病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⑤提问:如果本例患者小便出现灼热、疼痛的情况,方中应如何加减?

赖海标答:如患者小便灼热、疼痛,可加入白茅根、滑石等药,使热邪从小便出。临床上如遇到类似症状患者,可随症加减。

跟诊感悟:①赖教授临床问诊时,会有针对性地问诊,一边问诊一边辨证,同时进行鉴别诊断,强调诊病如同警察破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条分缕析,尽量往一个病机靠拢,如能坚持这样的中医思维,形成比较好的辨证思路,下次遇到别的病例也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梳理,待熟能生巧后则能快速辨证,尤其强调辨证思维的重要性。②如患者平素怕冷,赖教授在接触患者前特意会将手搓热,诊察完毕后会顺手将患者的衣服整理好,处处皆能体现出人文关怀,体现对患者的关怀备至。令在场参与学习的我们深刻感受到医学诊疗的过程并不是冷冰的,而是有温度的。这一点,在诊察完毕的次日,主管医师查房时患者特别提出,以表称赞。附图(治疗前后对比):(服用上方7天后,患者足部溃疡周边皮肤红肿情况较前明显消退,部分浅表溃疡面愈合,局部疼痛程度减少约五成。大便基本上每日一解,呈褐色,质软成形,未出现腹痛及腹泻的情况,小便黄,仍有异味,夜尿减少至2-3次,发梦减少,睡眠深度暂无变化,白天困倦情况改善。)温馨提示: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lingkang.com/xtzd/6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