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前听说过丹毒吗?若你之前听说过丹毒,那么你知道丹毒症状是什么吗?对于丹毒症状,我们需要的了解它,所以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丹毒症状吧!
中医认为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如鼻腔黏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等皮肤破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以及臁疮等)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凡发于头面部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西医学认为乙型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皮肤以及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均可诱发本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病以及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
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者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从而形成橡皮腿。并且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中医传统外科膏药内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以及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与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与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对疔、痈、疽、疖、丹毒、蜂窝织炎各种化脓溃烂等疾病疗效奇特,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其疗效高以及无副作用。丹毒的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疾病初期往往有怕冷、发热、关节酸痛、头痛、纳呆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皮肤片状红疹,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边界清楚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界限,红肿区就有时可发生水泡。局部有烧灼样痛,有时并可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可以发展为象皮肿。
疾病治疗
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以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是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疾病预防
应积极寻找可导致致病菌进入的皮肤病变如湿疹的搔抓、破损或外伤,一旦就发现这些皮肤病变应积极治疗。最常见、易被忽视而未予治疗的易感因素是足癣,可成为细菌进入皮肤的门户。嘱患者勿挖鼻。
4、中医疗法
(1)辨证用药及方剂:
①风热毒蕴证:治法:宜清热解毒与凉血疏风。方剂:普济消毒饮加犀角地黄汤:双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②湿热感毒证:治法:清热利湿以及凉血解毒。方剂:解毒清热汤加除湿胃苓汤加减: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叶15g、丹皮10g、赤芍10g、猪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黄柏10g、牛膝10g、萆薜10g。(2)单方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连翘败毒丸、小败毒膏、活血消炎丸。
(3)外用药物:初期红肿热痛时可用马齿苋水剂煎液冷敷,敷后可用凉茶水调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混匀粉剂外敷,或鲜白菜取汁混匀外敷;或鲜马齿苋洗净,捣如糊状调敷。若出现水疱、血疱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疱液,如水疱破溃可用甘草油调祛湿散30g,红肿未破溃者可用化毒散膏以及芙蓉膏等量调匀外敷。
丹毒的鉴别
本病须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鉴别。
1、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2、蜂窝组织炎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3、多形日光疹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以及水疱或者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经性水肿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许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5、癣菌疹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者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6、类丹毒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许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通过天天营养网小编上述对丹毒症状的相关介绍,对于丹毒症状你们应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其实对于疾病只要我们随时关心就好。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