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湖北等地的暴雨天气让不少城市内涝严重,7月6日,武汉70多岁的陈老汉在暴雨中蹚水回家,之后出现下肢红斑、全身高热寒战的症状,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丹毒”,罪魁祸首就是污水中的细菌。
不少网友看了这则消息直担心:丹毒是什么鬼?南方经常暴雨水浸,徒步涉水真的有这么危险吗?脚在水里泡多长时间会危害健康?会出现战壕足那种事吗?有什么应对措施?
南方近日暴雨频发,多处出现严重水浸,树叶、废纸等污染物随雨水冲到马路。人们担心弄湿鞋袜,会将鞋子脱掉,赤脚趟水。有的人在下雨天干脆穿拖鞋出门。这么做会感染丹毒吗?
对此,广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文林介绍,如果双下肢长期静止暴露于潮湿环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就会引起非冻伤性组织损伤,就是我们常说的“战壕足”。战壕足可以引发丹毒,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伤口侵入真皮浅层淋巴管引发全身出现急性炎症。
杨文林介绍,此外,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如足癣、小腿溃疡、皮肤皲裂等因素也可诱发丹毒炎症,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临床通常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脚部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脚缝中会滋生细菌造成真菌感染,严重会引起脚部糜烂或脚癣。”杨文林表示,雨水中含有细菌和微生物,很容易对已经破损的皮肤造成感染。
“即使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很有可能划破皮肤。”她说,长时间浸泡在水里,皮肤的含水量就会上升,皮肤表面开始发白发软。在皮肤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
“丹毒严重时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甚至败血症,一定不可大意。”杨文林提醒灾区群众尽量避免足部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如果无法避免,淌过污染水源后要及时用干净的流水和肥皂冲洗,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爽,有条件的还应更换上干净的衣物,涂适量的保湿霜。
此外,如果皮肤有创口,可先擦碘伏自行清洁,并对伤口进行观察,“一旦发现伤口较深并且伴有出血、溃烂或化脓的症状,医院就诊,切不可一味的抓挠。”杨文林说。
据临床医学硕士箫汲介绍,战壕足那种脚,泡水要连着几天十几天的泡着才会有。一般人泡水、蹚水这点时间,该发生什么的都发生了……一般短时间的泡水,常见的问题是细菌从脚的小破口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感染丹毒就是这种情况。在疫水区域的话,还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如大名鼎鼎的血吸虫)。如果泡完水不赶快清洗干净然后弄干的话,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还有可能引起真菌感染,比如足癣什么的。如果是糖尿病人,感染的风险更大。
脚湿了,怎么办?所以碰到大雨天,脚完全湿掉的话:
回去一定要马上把脚用干净的流水和肥皂冲洗,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爽;
检查有没有小的伤口,如果有伤口的话要做消毒处理(擦碘伏自行清洁,并对伤口进行观察);
保持干燥,尽量减少出门“泡脚”的机会;
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用普通自来水冲洗干净就好,不能用太烫的水洗脚!
伤口消毒推荐:健之素碘伏皮肤粘膜消毒液稀释液(以碘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
洗脚水消毒推荐:健之素牌泡腾片剂(以三氯异氰尿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可迅速杀灭细菌、芽胞、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各种致病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9.9%-%,并且易于清洗,无毒、无残留。)
战壕足:在接触冷环境中,患肢苍白、发凉、感觉异常并有冷感。此后即进入充血期,患肢发红、发热并水肿,有疼痛感和感觉异常,遇热或使患肢处于低垂部位,可使肿胀更加剧。以后患肢将出现水疱或血疱,皮内或皮下组织亦可出血。此期可延续数日,严重病例可发生坏疽,还可伴有淋巴管炎、蜂窝织炎和血栓性静脉炎。充血期可有轻度发热、心悸,偶尔有暂时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状。
丹毒(erysipelas):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