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春佳节,入、出境旅客往来频繁,人员流动或将带来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小高峰。为打造健康国门,保障民众旅行健康安全,“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精心准备了“春节出行健康提示”系列图文,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其他常见传染病。
起飞
春节出行要注意的其他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呢?小编从吃喝玩乐带大家走起~~~~
吃喝
吃喝,
要注意些什么呢?
1
肝吸虫病
疾病简介
肝吸虫病是一种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引起肝脏受损的疾病。
感染途径:通过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螺、淡水鱼虾感染。
主要症状: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疲乏、厌油腻、消化不良等。
喜欢吃淡水鱼生的亲们可得小心了!
2
裂头蚴病
疾病简介
裂头蚴病是一种由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感染途径:通过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蛙、蛇感染裂头蚴。
主要症状:常见于眼、口腔颌面、四肢、躯干及内脏形成囊包、结节或肿块,如有炎症可伴发疼痛和触痛,寄生于脑可引起严重后果。
干锅田鸡、口水蛇要彻底炒熟才能吃!
3
创伤弧菌感染
疾病简介
感染海洋内普遍存在的创伤弧菌引起,发病急,发展快,常表现为蜂窝织炎以及原发性败血病,有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慢性疾病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感染途径:进食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伤口接触含菌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
主要症状:胃肠炎、红肿疼痛、伤口溃烂、组织坏死、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
小贴士:
食物一定要经高温煮沸彻底消毒,切勿贪图口感而生食。
饮用罐装饮料时注意擦净罐口或使用吸管饮用;野外水源尽量煮沸后再饮用,净水药片可以杀灭病毒细菌却奈何不了虫卵。
处理海鲜时戴手套防止扎伤,有外露伤口时避免下海戏水。
玩
玩,
拥抱大自然,接近小动物,有什么风险?
接触啮齿类动物要小心感染出血热类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出血热、拉沙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它们的共有症状如下:
症
状
1
流行性出血热
疾病简介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新近进入疫区的人员更容易患病,寒冬季节高发。
感染途径:病毒能通过鼠、犬、猫、家兔、野兔等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向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