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两个“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病史、临床症状都出奇的相像;但疾病进展和后期治疗效果却大有不同,这是为什么?
年底,正在心内科轮科,一天下午同时来了两个“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各负责一个,问完病史,发现两个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出奇的相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诊疗,疾病进展和后期治疗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我信教,我不吃药!
我的这位患者是位60岁左右的男性,因“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加重10余天”入院,10多年前就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当初医生建议他做瓣膜修补术,他表示拒绝。
出院后由于病情多次入院,间断服用“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和“地高辛”等强心药。
一年前,不知道他听信哪里的“某教”,不用服药,靠信仰就能治好心脏病,于是他果断停止所有口服药。
入院后患者急性病容、端坐呼吸,体查发现全心扩大,心尖区能闻及明显的收缩期杂音,满肺的湿罗音和哮鸣音,肝脏肋下触及3横指,双下肢重度水肿,这些体征都提示了患者严重全心衰竭。
“你怎么无故停了所有口服药?”
“一年前我加入**,信徒是不吃药的。”
“……”
我心里嘀咕着:这个宗教真冤,这黑锅我不背!这分明是信的是邪教啊!
仔细体查后又发现患者双下肢红肿,部分还有长约1-2cm裂开的伤口,触摸皮温度稍高。结合彩超和皮肤科会诊,考虑双下肢蜂窝织炎。
“您双下肢考虑蜂窝织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起码要1-2两个星期。”
“啊,这么久,我只要你治疗心脏病就好了,其他地方你不用管,我自己心里有数。”
“你双下肢肿成这样,到时候全身感染就麻烦了……”
“就两三天过年了,我是不会待那么久。”
“……”
他心焦的女儿多次跑到医生办公室,问我们还可不可以做瓣膜修补或置换术。患者全心扩大,已经毫无手术指征可言。他女儿和我都被他的固执、任性弄得头疼,除了严重的心衰,血常规、肝肾功能很多异常值,提示肝脏和肾脏都受损。
住院只有不到一周,静脉青霉素还只有2、3天,患者要求出院。最终只能签字自动出院。
有时候想想,少管一位这样毫无“依从性”可言的患者,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心里也不免觉得可惜,他自己选择“作死”,我们医生即使三头六臂,法力无边,也是于事无补。
医生,我都听你的!
反观察我老师的患者,她是一位60多岁的女性,因“运动、劳力后出现胸闷、气促30余年,加重10余天”入院。
年,曾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当时立刻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瓣膜成形术。此后30余年,虽然未能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但有任何不舒服,都会立马就诊。这次因为10多天前着凉,胸闷、气促加重入院。
她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和上面那位男患者基本相同,虽然她的病史有30余年,病程比他将近也长了20年,但是心衰体征相对较轻,而且抽血结果基本没有异常。
我们开的所有医嘱,患者和老伴都是点头应允:“医院,就必须听医生的,还是你们专业,我们听话就好了。”
入院时因为不能平卧,最开始患者都是坐着睡觉,第二天床头明显下降,第三天床头又下降一个阶梯,一个星期下来,患者就能平枕休息,心功能明显好转。
“你看,这床头看着一天一天下降……”我的老师富有成就感地说道。
一同入院,女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顺利出院,回家安安心心过年;那位男患者情况就糟糕很多,强行出院时,我们医护人员都很担忧。
一个患者依从性很好,另一个患者却固执任性;听不听医生的话,治疗效果差别就是这么大。
还记得《滚蛋吧!肿瘤君》里,吴彦祖饰演的梁医生常常跟患者熊顿说:“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
医生帮患者制定的方案,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总结的最佳方案,患者如果因为任性、偏执扰乱了医生的治疗计划,极有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治疗结果。
其实医护对患者的关爱,如果用一句煽情的话表达,便是——“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医院医生。
编辑:花姐
排版:刘较瘦
图片来源:Pixbay正版图片库
如有疑问,欢迎添加医联公共小助手
医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医生服务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加入医联。↓↓↓
赞赏